中国科学院携265项科技成果参加第十八届高交会新闻来源:高交会组委会 发布日期:2016-11-12
中国科学院一直坚持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在“十三五”规划中,更是进一步明确提出实现“三重大”产出目标(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重大战略性技术与产品、重大示范转化工程)。作为高交会的“资深”主办单位和重要参展方,中科院此次参展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智能引领未来”,设立智能制造、生命健康、人工智能三大展示领域,重点从全院研究机构在上述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突破和成果中遴选部分精品参展。中科院专馆仍是会展中心5号馆,总展览面积5000平米。截止目前,中科院专区参展的院属单位共计38家,参展项目共计128个,其中智能制造85个,生命健康27个,人工智能16个。另外,深圳先进院组织137个项目参展,其中健康与医疗24个,机器人65个,材料与新能源36个,大数据与智慧城市22个。 亮点项目1: 实用化量子通信技术 参展单位: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介绍: 作为世界各国竞相研发的新一代信息安全技术,量子通信有着传统通信方式无法比拟的安全特性,是目前唯一得到严格证明、能从原理上确保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技术,可真正实现“密钥分发不可窃听,信息加密不可破译”,在国防、政务、金融等信息安全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战略意义。 量子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一直异常激烈。得益于良好的政策环境,我国无论是在量子通信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在应用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推进上,均走在了世界前列;这其中,尤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由中国科大发起组建的产业化实体-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我国正在实现信息技术从追随者到领跑者的跨越式发展。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从事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的创新型企业,原始创新来源于中国科大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团队。“十二五”期间,通过持续自主创新,该公司已成长为我国最大的量子通信设备制造商和量子信息系统服务提供商,是全球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化技术和商用服务的开拓者、实践者、引领者。 亮点项目2:深海富钴结壳采样机 参展单位: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项目介绍: 富钴结壳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深海矿产资源,赋存于海底3-4000米的平顶海山之上。目前我国尚无富钴结壳开采技术,而采样富钴结壳是进行富钴结壳开采的一项重要前期工作。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团队以目前我国已获得的三种资源矿区的底质、工作水深等条件为研究基础,借鉴我国前期多金属结核试采矿系统设计,自主研制出我国首台深海富钴结壳采样机。 本项目针对富钴结壳采样的核心技术开展研究,着重解决薄矿层破碎技术,贫化率控制技术,远程作业控制技术。采样机由底盘、液压系统、电子舱、破碎头、收集装置等组成,依靠远程遥控,通过履带行走方式适应海底崎岖不平地形,利用破碎头剥离破碎富钴结壳,行走机构和四杆机构收集并储存矿样。 作为深海采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海采样机的研制使得搭建系统级采矿系统成为可能,并为各种开采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模型的可行性提供重要评价依据;此外,采样机的研制成功,还为钴结壳采掘过程中试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亮点项目3: 高灵敏度、低噪声CMOS图像传感器 参展单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项目介绍: GSENSE5130是专为广电、虚拟现实、3D扫描和高端应用而设计的CMOS图像传感器,该芯片具有1500万像素分辨率,4.25μm像元,APS-C光学尺寸,兼容卷帘快门和全局快门,是国际上第一款帧频超过250fps的5k分辨率图像传感器。 GSENSE2020是为满足科研、工业、监控、智能交通应用而设计的高速、低噪声、高灵敏度、高动态范围 CMOS 图像传感器。通过这款低照度芯片最低可实现10-4~10-5lux环境成像,此外,与其它低照度器件,如像增强管、EMCCD、ICCD相比,CMOS图像传感器具有数字化输出、高速、低功耗和低成本等优点。 亮点项目4:3.0T MRI 核磁共振 参展单位: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项目介绍: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发出中国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磁共振临床用全身影像系统和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T磁共振临床用全身影像系统,在MRI相关的多项重大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打破跨国公司的垄断。同时,还进一步提高成像水平,将更多的先进技术应用到MRI系统,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并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内实现量产。此项目的产业化成果受到习主席的肯定:“你们的事业大有可为”,并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3T磁共振系统核心部件全部自主研发,实现了国产化,主要技术指标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设计获得世界工业设计至高奖项之一的红点设计大奖。已产生一批高场强磁共振成像系统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成果,如3T磁体系统、梯度功率放大器、射频线圈系统等,实现了行业内前沿技术的突破。自主研发设计的3.0T超导磁体成功完成关键的励磁测试,这是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3.0T超导磁体,标志着中国企业打破跨国公司垄断,向国际高端医学影像核心竞争领域进军。在高级临床应用方面,开发的高场磁共振快速成像序列、心脏实时高分辨成像、脑动脉血管壁与斑块成像、磁共振温度成像、非增强外周动脉血管成像等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总体科研实力包括科研项目、学术水平、论文发表等均处于国内前列。 2016年上半年在国内销售台数和金额都超过飞利浦,市场份额排名第三,打破了GPS(GE, Philips, Siemens)等跨国公司在磁共振领域的垄断。按照目前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未来产品的出口趋势,到2020年预期年产值达到63.5亿,利润31.6亿元。预计到2020年累计实现产值167.4亿元,累计毛利达到81.56亿元,累计净利可达到22.38亿元以上。 另附中科院13项重点项目列表: 第十八届高交会中科院展区亮点项目
|